团委网站讯(记者 陆忠琴 报道 摄影)汉语是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55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含义和标准得以确定,一直以来我国的汉语规范化工作都在进行中。如今即使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汉语也被普遍使用。
尽管汉语规范化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生活中仍然能看见使用错字的情况。针对这个现象,实践队员陆忠琴于2月5日至8日作为西宁村的一员决定对西宁村村民使用错字的情况进行调查。她以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的村民为调查对象,浏览了村民们朋友圈中所发表内容。
浏览后发现,在村民们的朋友圈内容中视频居多,文字表达占少数。但在这少数的文字表达中也仍然有使用错字的现象出现,比如根据语义应当使用“再”却使用了“在”,把“幸福”写成“辛福”还有把“新鲜”写成“辛鲜”。这些出现错误的字词都是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问题原因所在,实践队员陆忠琴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采访了两位村民。通过采访了解到西宁村中年长的村民大多只有初中学历又或者是小学学历,又因为毕业多年长期做农活很少使用汉字就忘记了正确汉字的使用方法,而且在不知道汉字怎么写的情况下他们会使用输入法中“语音转文字”功能,而这个功能受村民们方言音的影响也常常出现错字。
在发现错字后陆忠琴队员向村民指出并纠正。村民们说感觉自己学到了东西,很高兴自己的错误能被指出并被纠正。在视频采访时一位村民说到:“我们现在认不得字是吃了当年不好好读书的苦啊!所以现在才要费心费力嘞让这娃娃些去读书咯。”那位村民是两个三年级孩子的母亲。面对这句话陆忠琴队员有所感触地说:“没错,读书很重要,想要把书读好认识汉字很重要。”
汉语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农村推动汉语规范化不仅仅是简单地让人们规范使用汉字,更是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石。
【责任编辑 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