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站讯(记者 王雪情 报道|摄影 黄员麒)7月16日下午,农学院党支部联合贵州省贞丰县龙场镇坡柳村党支部在坡柳村开展了走访慰问当地贫困户和老党员活动。在坡柳村驻村第一书记易强同志的带领下,小分队队员曾云诗、李德青、张清华三名预备党员以及黄员麒、王雪情、杨承情、尚晓毅四名队员拜访了坡柳村两户贫困户和一位老党员,并为他们送上了慰问品。
首先,小队去到了当地两户贫困户家中拜访、慰问。第一户为吕文政一家,特殊的家庭构成导致了其家庭经济的困难。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之一,吕文政靠着自己的微薄收入抚养一位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儿子和赡养家中3位高龄老人(其母患有精神残疾)。其长子吕定洪虽然靠在村镇周围打一些零工获得收入,但他因交通事故导致腿部受伤,不能再承担较重的工作。沉重的家庭压力让这个家庭走入了贫困。但是,吕文政一家得益于精准扶贫等政策,到如今已经实现了脱贫并迁至龙兴街道心安处居住。除了吕定洪外,其余5人都有政府兜底保障,每年国家和政府都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资金补助。这些政策补助金保障了吕文政一家不会再出现饿肚子的窘境。村政府及驻村工作队干部也在积极帮助吕定洪就业。此外,他家里还种植了2亩水稻和2亩玉米,家中农作物的收成每年也能至少达到3000元。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在慰问完吕文政一家后,小队又去到了贫困户雷朝洪家。雷朝洪一家是脱贫攻坚的定点帮扶对象。雷朝洪年岁日高,家中还有一位92岁的母亲需要照顾。但他们家最大的问题在于,雷朝洪喜爱饮酒、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因此,他们一家没有固定的收入。家中经济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和资助。村政府和驻村队一方面一直在坚持帮扶雷朝洪一家,一方面坚持扶贫不扶懒,不断做雷朝洪的思想工作,不断纠正其不先进的思想和行为。经过驻村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雷朝洪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克服了好吃懒做等不良作风问题。
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但国家从来没有停下消除贫困的工作,仍在一直坚持关注、关心着贫困户的发展状况,坚持不让任何一户贫困户返贫。此次慰问活动只是坡柳村扶贫工作中的一次,未来也还会继续进行。小队成员跟随驻村工作队了解到驻村工作干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用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党和国家为百姓做的实事。
最后,小队去到了老党员杨朝里的家中对其进行探望和慰问。74岁的杨朝里已经卧床11年了,但听闻是坡柳村党支部和农学院党支部的代表前来慰问,他便立即努力地支撑着自己坐起身来,表达自己对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的感谢。
杨朝里老前辈有着丰富的经历。他于1963年加入军队,1986年4月退伍。同年9月,刚退伍不久的他坚持退伍不褪色,毅然决然地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入到了家乡的建设中。此后,他长期奔波于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中,先后担任过龙场镇民兵连连长、武装部部长和农经办主任。无论担任什么职责,他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为全镇乃至全县人民树立了榜样。
至今,他已是在党36年的老党员了。前半生的艰苦奋斗让他的身体机能远不如同龄人,但他却用发自本能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爱党爱国的崇高情怀。他的起身迎接,是在用其所有力量向他追随了一生的党献出自己最真挚的感情。他颤巍巍的动作,给当场所有人都上了一堂意义深刻的党课。
人生需要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就是这颗锚;作为一个中国人,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这颗锚。只有通过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信仰锚定自己的人生,我们才不至于在惊涛骇浪中颠覆。老党员杨朝里正是一个初心的坚守者,年轻时不忘人民,年老时不忘党。可以说,他用其生命的微光照亮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
这次不仅达到了“爱护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真正为贫困户和老党员带去温暖,更是在党员和青年人中间完成了一次意义深刻的精神洗礼。傍晚,所有队员踏着晚霞返程;未来,他们将又要沐浴着朝霞启程,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实习编辑 胡水坤 刘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