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站讯(记者 李首琴 报道 摄影)为了挖掘和宣传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7月17日,农学院少数民族文化王牌实践队队员李首琴开始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走访。此行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的同时,也可以学习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手艺。
7月17日,我们来到了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石屯镇的布依村寨。通过走访发现,这个村子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现象。为了生计,家庭主要劳动力都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小孩待守家中。若家中没有老人,父母一方要留下照顾孩子。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外出与待家时间少,他们和老一辈接触的时间非常有限,这让本就比较难以传承的民族文化更加难以传承下去。民族文化以及习俗基本都是代代口口相传,倘若是没有生活在一起,就很难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很难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透彻。当老一辈的人都先后离去,未能流传下去的东西,便会渐渐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被人们所淡忘。
在调查了解村里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来到了李奶奶家中,了解到村里以前的村民最常用的编织工具之一——簸箕。簸箕是用藤条、去皮的柳条或竹篾编织而成的,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铲状器具,用于装垃圾;二是扬米去糠的器具。《西厢记储宫调》卷二中有记载,“弯一枝窍镫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是把桥将士孙飞虎。”从前,簸箕是农村家家必备的“好货”,可后来塑料簸箕的出现代替了传统的编织簸箕。塑料簸箕更加轻薄、不沾垃圾,受更多人的喜欢,这使得编织簸箕渐渐地被淘汰,目前用于去米糠的圆形簸箕也只有七至八旬老人的农村家庭中出现。
采访时,李奶奶正在使用的是圆形的簸箕,她用簸箕除去粗米之中的米糠,在去米糠的时候,双臂需要抖动,同时嘴巴也需要吹一些轻薄的颗粒出去。这个操作考验臂力的同时也在考验着使用人的耐心。
图为李奶奶在用簸箕除去米中的其他物质
之后李奶奶告诉我们,她家里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圆形簸箕,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它已经比较破旧了。李奶奶说:“这个已经使用了很久,后来坏了村里没有能够修补的手艺人,舍不得丢弃,渐渐地就被闲置在墙角了。以前我们经常用它来晒东西,是非常实用的,可是后来农村的房子基本都变成了平顶房,簸箕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少,现在基本用不上簸箕来晾晒东西,好多破损的旧物都被烧掉了。”
图为李奶奶家中仅有的最大的簸箕
如今,古老的编制手艺被遗忘,我们能感受到李奶奶心中的不舍和无奈。未来丢失的可能不止那个破旧了无法修补的簸箕,还有无人学习和继承的更多的传统手艺。呼吁更多青年人了解并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和手艺是中华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重任,我们正在路上,并将不断前进。
【实习编辑 李瑾媛】